中國能源戰略論壇作為第十七屆中國北京科技產業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中國節能減排與循環經濟建設成果峰會和中國石油(601857,股吧)石化產業發展高峰會兩個分論壇。在中國節能減排與循環經濟建設成果峰會上,多位能源領域專家圍繞工業節能減排、環境治理、綠色發展等展開交流,推廣節能減排技術。
高耗能建筑加劇能源危機
“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能源資源最基本的國情。我國煤炭資源探明約在1800億噸左右,儲量雖然高,但人均占有量極少?!敝袊澞軈f會副理事長李居昌表示,近年來我國的能源需求量、消耗量逐年上升,能源對外依存度也逐年上升,2013年我國石油生產2億噸,但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60%;天然氣生產1800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達30%。
“從2002年到2011年,我國能源消費占世界總量的比重已經由12.7%迅速攀升到22.4%,目前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國?!笔Y明麟表示,巨大的化石能源消耗帶來的是大量溫室氣體的排放,不僅給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也制約了經濟的發展。
“霧霾天氣是我國環境污染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嚴重的空氣污染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如果按照我國新頒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來衡量國內城市的空氣質量,那么約有七成半的城市空氣質量不達標?!敝袊澞軈f會副理事長李居昌指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出路就是走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
近5年,雖然我國綠色建筑以每年翻番的速度發展,但依然面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俺青l建設模式粗放,存在能源資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重規模輕效率、重外觀輕品質、重建設輕管理、建筑使用壽命低于設計使用年限等問題?!笔Y明麟表示,我國的建筑能耗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有著較大差距,高能耗的發展方式導致我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
“以建筑供熱為例,我國集中供熱一次能源消耗大概為每平方米20公斤標煤,比同緯度甚至更高緯度的歐洲國家高出一倍,而且這些國家的集中供熱系統還包括供冷,我們卻沒有?!笔Y明麟表示。
李居昌認為,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能源資源需求還將保持剛性增長,能源需求矛盾將更加突出,“應該把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引入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把能源消耗與經濟增長掛鉤?!?
創新技術提高能效
“實現建筑業綠色低碳發展,必須實現建筑全生命周期最大限度的節能、節地、節材和節水,為人們提供健康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笔Y明麟表示,我國目前正處于新興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快速發展的歷史階段,深入推進建筑節能,加快發展綠色建筑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
“酒店對空調品質和熱水安全保障的要求較高,暖風空調部分和熱水共要消耗約70%的能耗,空調和熱水是酒店節能非常重要的兩部分?!遍_利空調北方區高級技術經理張達明表示,如果空調系統的主機采用更高效產品,有約14%的節能空間;優化空調系統的控制,讓其更高效、更協調運行,有約10%的節能空間;對熱水系統進行優化,包括全熱回收、熱水系統的優化控制,有約8%的節能空間。
北京熱力集團技術設備部副經理張立申表示,采用先進的新技術、新工藝,可以讓鍋爐燃燒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采用新型換熱機組和熱泵技術,可以把熱水的回收溫度進行降低,充分利用一次管網的熱源,從原來的55℃度降到40℃。此外,鍋爐自動控制技術可以根據檢測參數實現全自動調節。
蔣明麟建議,讓產學研用攜手合作,加強建筑規劃和設計、節能綠色建材、污水處理利用等綠色建筑技術研發,政府應在項目立項、資金、金融和信息上給予必要支持。此外,還需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開展廣泛的國際科技合作。
綠色建筑前景看好
資料顯示,目前建筑對能源的消耗約占社會總能耗的1/3,但取得綠色建筑標識的項目僅占全國總建筑面積約1%,綠色建筑有望成為新型城鎮化重點發展方向之一。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測算,“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的重點工程總投資有23660億元,2020年前,用于建筑節能項目的投資至少有1.5萬億元,巨大的市場空缺給綠色建筑產業發展帶來機遇。
“發展綠色建筑節能,就要全面集成建筑的多項創新環保技術,促進建筑產業的升級,帶動節能環保建材、新能源、節能技術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笔Y明麟建議,建筑節能應作為我國節能工作的重要方面,進一步落實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建立包括住建部、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監管等多個政府部門在內的部際聯席會議。同時,加強監督檢查,尤其是能耗較大的項目。此外,還要進一步加強綠色建筑技術的研發,包括建筑規劃、建筑設計、節能綠色建材、節能高效機電設備、污水處理利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等。
“建設低碳生態城市是城市生態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北本┙ㄖ夹g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韓克指出,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看,要重視城市生態指標與實施體系的建立,從控制碳排放指標來看,需要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的數據庫,圍繞這一數據庫,建立碳排放指標,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做好城市規劃,構筑生態城市。鼓勵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促進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將成為未來低碳城市發展的方向?!?